网民生活变寂寞 专家:应警惕无网络焦虑症

2011-03-22    已有 人阅读  

    最近几天,由于“BT中国联盟”等数家网站因经营证件不全被关闭,众多网民的网络生活变得十分“寂寞”,在网上闲逛,不知该往哪里“去”。在许多论坛和博客中,网民们哀怨道:“没有了BT,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
 
    一个网站的关闭,为什么会让部分网民感觉如此痛苦?据了解,BT中国联盟如此受网友关注,原因是经过6年发展,它提供的中文BT下载资源搜索服务已拥有大批忠实用户,特别是喜欢下载电影和电视剧的网友。据某流量监测机构统计,BT中国联盟日均访问人数为25万人次。
 
    看来,“今后的日子”之所以“难过”,主要原因是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网上免费分享新出的电影和电视剧了。
 
    这样的焦虑情绪,记者似曾相识。记得几年前,由于地震破坏了海底光缆通道,中国的MSN用户有一段时间无法登陆。在没有MSN的日子,许多网民感觉“寂寞难挨”,个别人甚至“六神无主”。
 
    上网,俨然已经成了一部分网民的每日必修课、开门第八件事。在许多网民心中,如果一天不上网,就等于漏掉信息,可能是重要客户,可能是重要机会,可能是重要朋友,总之,没有网络的日子变得焦虑不安。
 
    然而,弊端也因“网”而生,对于无网络的焦虑情绪,有可能使年轻一代失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计算机和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已开始造成人们对知识、阅读、思考、创新等的漠视和淡忘。
 
    数日前,教育部官员援引一份调查说,中国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明显下降。这份由教育部实施的调查访问了1.5万名教师和学生。其中,六成教师认为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有下降或是明显下降。对此现象,这位官员分析说,学生过分依赖电脑网络,是造成书写水平整体滑坡的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在《最愚蠢的一代》一书中写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这是为什么?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学习看似轻松了许多。以往,知识记录于书本之中,要想获取知识,唯有读书。如今,知识大批量地移居网络,想要什么知识,只要上网搜索,一秒钟之后就会有千万种答案等你挑选。
 
    可是,就像机器无法代替人类思考一样,再强大的搜索引擎也不可能替代人类去学习。鲍尔莱不惜用“愚蠢”一词骂醒美国的年轻一代,并警告说,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庞大,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Google一下就出来了,何必花时间去记呢?
 
    网络技术的进化,不应以人类学习能力的退化为代价。果真如此,进化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叶健)

相关热词搜索:焦虑症 网络

上一篇:网络热词所以热 反应民众心理
下一篇:高招咨询:家长如何度过“心理高原期”?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