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有症状就得切

2011-02-10    已有 人阅读  

  生活富裕了,吃出来的“富贵病”越来越多,胆囊炎就是其中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近年来国人的饮食逐渐西化,特别是蛋白质、脂肪摄入增加,导致胆囊炎发病率明显上升,胆囊切除手术也成为普外科做得最多的手术之一。

  胆囊的样子像个小香梨,位于肝脏下方,它的工作就是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人吃东西,特别是吃油大的食物时,胆囊就把胆汁排进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张忠涛说,人吃得很饱,或吃得油腻,胆汁分泌就会增多,再加上胆囊里有结石、息肉及细菌的参与,胆囊炎就发生了。“一般来说,有胆结石就一定有胆囊炎。”

  “把胆囊切了吧。”医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往往会让病人嘀咕好多天。到底什么情况必须切胆囊呢?张忠涛告诉记者,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只要有症状,就应该手术。典型的症状包括:饱食、进食油腻后出现腹胀、腹痛、打嗝等上腹不适,疼痛有时候还会向后背放射。对于尚没有症状的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如果结石太大,超过1厘米,或者胆囊出现萎缩,就应该手术了。

  对于胆囊息肉患者,若没有症状,息肉小于1厘米,可以观察半年至1年。如果出现了症状,或者息肉增大超过了0.8—1厘米,或长得太快,医生就会建议病人早做手术了。“胆囊息肉的恶变率有10%,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张忠涛说。

  “胆囊切除手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是个很成熟的手术。”张忠涛告诉记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腹腔镜技术已经应用于胆囊切除。目前,除了少数急性期患者及炎症特别严重的患者需要开腹手术,95%的胆囊切除都使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只要在腹部打3—4个小洞就行。目前有一种仅从肚脐开一个孔的腹腔镜技术,更是受到爱美女性的欢迎。”张忠涛说,腹腔镜的优点很多,除了不影响美观,最重要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次日病人就能回家了。

  很多人担心,胆切了,一辈子是不是都要忌口了。张忠涛说,这是误解。术后初期,由于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患者大便次数会增加,因此吃得要清淡一些。但随着时间推移,输送胆汁的管道———胆总管会代偿性增宽,起到一定储存作用。3个月以后,病人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进食了。

相关热词搜索:胆囊炎

上一篇:心力衰竭防治将成为重大问题
下一篇:防猝死从生活6个方面做起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