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高血压 不易觉察的生命杀手

2011-03-02    已有 人阅读  

  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1亿多人,但能较好控制血压的还不足5%。为何会如此?因为许多时候高血压并没有让人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人们对它知晓率低、服药率就更低。但是,只要血压升高超过120-140/80-90mmHg,就容易损坏动脉血管,侵犯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

  一、危害篇

  1、高血压是隐形杀手

  理想情况下,血压应低于120/80mmHg;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可确诊为高血压,必须积极治疗;介于二者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视伴随临床情况不同,采取必要措施。

  为何很多人血压高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原因是人的机体有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当您的血压升高时,机体对血压升高进行自我调节,让您的身体适应了这种状况。

  但是,“没有感觉”,并不代表对您的身体没有损害:在高血压病初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这种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所以说高血压是破坏心、脑、肾器官的“隐形杀手”。

  等你有了头昏胸闷等症状时,往往说明您已经患上了高血压并发症,所以无论是否有症状,您都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使是老人,血压也要力争控制在140/90mmHg之内!

  2、心脏并发症

  (1)冠心病:长期的血压增高,使冠状动脉硬化,产生斑块,血管腔狭窄,血液供应减少,心脏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冠心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2)心力衰竭:由于全身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脏必须克服阻力以维持血液循环,这就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造成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脑并发症

  (1)中风:

  个案1、有一位50岁的部属企业老总,知道自己血压高,但坚决不服降压药,一则毫无不适症状;二则怕服药给人不健康印象,影响升迁。前年底在庆功酒宴上,脑溢血昏倒,半身不遂而离职。

  个案2、一位业务部经理为赶回家过周末,连夜驱车从杭州赶回宁。第二天刚起床即倒地,口角歪斜说不出话来,诊断为脑梗中风。

  高血压对脑血管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高血压可直接作用于颅内细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二,高血压可通过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大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使之发生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脑梗塞。

  (2)脑白质疏松:

  有一位先生也是长期患高血压而不服降压药,有一天左腿突然发软,检查发现大脑“多发性腔梗”、“脑白质疏松”。这位聪明、精干、壮实的先生很快变得步态不稳,语言功能、反应能力下降,迅速苍老。

  腔梗、脑白质疏松症,均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结果。小动脉硬化、梗塞,造成脑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滋养,神经传导纤维髓鞘像电线老化脱皮一样脱落,致使神经细胞丧失了正常功能,导致人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减退,最终发展为痴呆。

  这种慢性脑损伤,比中风更可怕,因为它不为人所知,当人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甚至痴呆了,还以为是年纪大的正常现象。

  (3)脑萎缩: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高血压会使人脑正常的老化过程变快,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更大。

  研究者对人脑进行研究,发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12个区域中有11个出现了容积缩小现象。而在高血压病人中,与记忆有关的区域-海马区萎缩得尤其厉害,且高血压病史越长,脑萎缩情况越明显。

  抗高血压治疗,可降低痴呆和认知功能减退风险,反证了这一点。

  4、肾脏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动脉功能和压力发生改变,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

  二、成因篇

  人为何会患高血压?

  1、遗传:一位高血压患者想不通,自己才25岁,怎么就患上了高血压?原来其病为遗传所致,他父亲不久前脑出血去世。

  世卫组织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遗传基因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着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就像上边那位25岁的年轻人;二是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

  2、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病,为何如此?原因是肥胖病病人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亦使小动脉的外因阻力增加,心脏必须加强做功,增加心搏出量,才能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由此而致的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肥胖病病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增加了循环血量,加重了高血压。

  为何有不少肥胖者的血压正常?这可能与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有关。但是代偿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代偿能力,则会高血压,唯有减重才是上策。

  (2)高血脂:科学家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研究证明,降低血脂,可以减轻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

  (3)心理因素:最近一个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率,35-45岁年龄段,为62%-74%;而65-74岁年龄段,却只有15%-18%。原因是中年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而紧张、压力,往往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失调,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血管舒张作用发生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从而引起高血压。

  (4)吸烟:吸烟促使肾上腺素增加,动脉硬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5)食盐过量:造成水钠潴留,增加了循环血量,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三、治疗篇

  1、道听途说用药不可取

  个案:一位大学教师血压高后,看同事服一种降压药效果很好,随之仿效,坚持服用了3年,却没有将血压控制住,后来按医嘱用药,才将血压调好。

  道听途说用药,是现在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我国血压控制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药原则1:个体化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到底哪一个是主因?因人而异;高血压并发症是心?是脑?是肾?也各有不同。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用药,甚至年龄、性别、个性都会考虑进去。

  用药原则2:小剂量联合用药

  每一类降压药都是针对高血压某一个发病机理的,如,有的是减少血容量,有的是降低心输出量等。而高血压又是多因素的疾病,“联合用药”,可从多方面干预危险因素,加强对大血管的保护,也可抵消药物的不良反应。

  2、想降压必须远离诱因

  个案:有位高血压患者,不断地调整降压药,但降压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王振兴主任发现他的症结在没有“基础治疗”:他喜欢吃肉,不爱运动,体胖;他是某单位中层干部,压力大,各种应酬不断,经常工作到深夜,瞌睡了就一根根地抽烟提神。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所以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是远离病因的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发病的早期,比如在临界高血压阶段,若回归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高血压的进展,甚至可以不服药,就可让血压恢复正常。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经常运动,有助于预防从年轻到中年期间发生高血压。朋友,请运动起来,以遏制高血压副基因的启动!

相关热词搜索:高血压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 控糖6大原则
下一篇:专家提醒警惕“小胖墩”患上糖尿病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