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行为源于人格不健全 揭示社会心理工作短板

2011-03-06    已有 人阅读  
 编者按:3月24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前,55秒内,8名小学生惨死在郑民生的刀下,另有5个孩子受重伤,面对这一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痛恨者有之,愤怒者更是不在少数。但这一事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8条...

     编者按:3月24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前,55秒内,8名小学生惨死在郑民生的刀下,另有5个孩子受重伤,面对这一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痛恨者有之,愤怒者更是不在少数。但这一事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8条鲜活的生命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我们身边,杀人狂魔郑民生背后的人生轨迹更值得我们思考,是什么使他成为恶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极端行为源于人格不健全
 
    血案发生后,南平警方证实,事发前并没有任何医疗机构的材料证明郑民生精神状况有问题。但从其残忍杀害丝毫没有防御能力孩子的行为,以及此前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来看,凶手的人格存在明显偏离正常的现象。
 
    专家分析,郑民生是一个知道自己行为后果的成年人,但并不是一个具有良好环境适应能力的人。对他人不信任,喜欢猜疑,怀疑别人是在利用或者损害、欺骗自己,无法忍受他人的蔑视或轻视等等表现,都表明他身上存在着偏执型人格障碍或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倾向。
 
    偏执型人格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这类人总是将周围环境中与己无关的现象或事件都看成与自己关系重大,是冲着他来的,甚至还将报刊、广播、电视中的内容跟自己对号入座。这种多疑往往与客观事实不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虽经他人反复解释也无从改变这种想法,甚至对被怀疑对象有过强烈的冲动和过激的攻击行为,从一般的心理障碍演绎成精神性疾病。因此,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面对检察机关审讯时,郑民生明确交待自己的作案动机所针对的是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就是他的老领导,原马站医院的院长王德彤。他仇恨王,是因为他觉得在多年前工作的上下级关系中,王总是排挤他,给他设置升职障碍,还唆使他辞职,致使他最终失业。据知情人士称,今年以来,郑民生的疑心病到了更加严重的地步。一旦有人在他周边说什么,他如果没有听清楚,他便觉得别人在说他的工作和婚姻,就会很不高兴,即使是他的亲人,他都会如此猜疑。王德彤也说,郑民生总是喜欢用恶意揣度别人。
 
    另外,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行为、决策是正确的,因此,如果他选择了杀人,并不一定有罪恶感,因此也就不一定会表现出明显的紧张与恐惧。
 
    所以,对郑民生来说,他认为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在找回自己的尊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世界,而他解读世界的方式就是:偏执。这偏执的载体,便是仇恨:他恨社会的不公,恨女友的背离,恨领导的排挤,恨家人的冷漠,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会伤害他,其实这些伤害的真正来源,是他的内心。
 
    郑民生一向被人们认为很喜欢孩子,并很有孩子缘,邻居们经常看到他跟社区的孩子们做游戏,就在事发前几天,还有人看到他跟院子里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就是这样一个人,熟悉他的人很难相信,怎么会是他挥刀杀戮了8名小学生?
 
    惨案发生后,一些专家对此做出分析:其实,在郑的内心,他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他杀死那些孩子,其实他要杀死的,就是他自己。当他与孩子们开心玩的时候,他将自己身上那部分孩子渴望被照顾被呵护的愿望投射出去,在象征意义上,他的童年便得到了补偿。也就是说,当他哄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希望被大人哄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当他杀人的时候,在他的心理世界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内心的“孩子”。他内心的那个“孩子”的需要是渴望被疼爱,被认同,是脆弱和需要的象征,而当他对外界绝望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无法生存下去……
 
    郑民生行凶的南平实验小学被当地人称作“贵族学校”,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家庭背景非富即贵,郑选定在这里行凶,他要的是轰动效应。
 
    一个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他选择死亡的时候,他选定了这里的10到30个孩子为他陪葬,这里并不全是他对社会的仇恨,对他而言,他一生都不成功,但他要将别人的成功剿灭,他没有能力去对付那些成功的人,所以,他将目光转向了那些“成功人”的孩子。
 
    凶案揭示社会心理工作短板
 
    我们在强烈谴责犯罪嫌疑人穷凶极恶的暴行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到,像这样一个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为什么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救助和心理疏导?“南平凶案”不仅仅是南平的心理发展的短板,更是各地政府的心理发展短板。
 
    尽管心理事业发展已在观念上得到重视,可反映到社会现实中,仍有边缘化、冷漠化的现状,大量的抑郁症患者中,仅有5%的患者选择了求助心理医生。一些人罹患心理疾病,很少主动就医;周围人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多报以冷漠,以为是“小心眼”、“想不开”、“思想狭隘”。
 
    这种思维反映到社会人身上也就罢了,最多是拒绝探望心理医生,如果反映到政府管理那里,那就是心理事业发展呈现自生自灭状态,无法得到充分、及时地发展,无法得到公共财政的鼎力支持。心理亚健康者和心理疾病患者无法得到专业、规范和物美价廉的心理就医。给社会埋下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不断加剧,产生心理危机的社会环境日益增多。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势头。又加上我们从小就缺乏足够的心理常识和心理教育,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很容易诱发成为心理疾病,这种破坏性心理指向自身时,达到极端就会出现自杀,指向外界时,达到极端就会报复社会。
 
    类似凶案提醒我们,对于心理事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将心理事业的发展置放到和肌体疾病一样重要的行政高度去认识,为心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通道。
 
    再者,相关职能部门的救死扶伤的概念不仅仅包括肌体疾病的救助,也应该延伸到心理疾病的救助上,多给予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安慰。如,政府可以将肌体疾病纳入社会统筹和报销范围,而对于心理疾病却不予报销,这个观念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也应该得到纠正。再如,各个地市都应该设立免费的心理救助热线,切实为身边的心理危机者提供温暖的心理救助。或许,这样才有望化解这类悲剧,使它不至在其他地方继续上演。

相关热词搜索:人格 社会心理

上一篇:职场宝典 同事间相处要懂得戒躁
下一篇:学会与同事和睦相处

这么好的内容,赶快收藏吧!